咨询热线:17736920826

行业新闻

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本站     2019/12/3 10:40:59    

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为《规划纲要》),这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交汇点记者注意到,江苏有9个设区市被纳入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核心圈层,江苏13个设区市里,有12个市被提及。其中,苏州被提及最多,有15次;南京其次,被提到了14次;只有宿迁没有被提及。那么,你的城市被《规划纲要》@了多少次?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建设中又领了哪些新任务,被赋予了什么新期待?

  【苏州15次】

  第1次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核心圈层

  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第2次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第3-6次

  加强跨区域合作

  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

  支持虹桥-昆山-相城、嘉定-昆山-太仓、金山-平湖、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加强规划衔接,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空间,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共同推动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

  第7-9次

  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加强省际产业合作,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推广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开发管理模式,提升合作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水平。

  加快推进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合作园、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合作园等一批省际合作园区建设,推动产业深度对接、集群发展。苏滁现代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合作共建的第一个项目,总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2012年4月28日开工建设。如今,苏滁现代产业园的产业高地效应已逐步显现,成为安徽、滁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

  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是中新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苏通科技园区、苏滁现代产业园等产城融合项目之后的又一个大型产城融合项目,规划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围绕打造重量级未来产业目标,重点聚焦发展智能传感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传感器研发和制造为核心,打通上游芯片核心关键部件和下游汽车电子、消费电子、航空电子等应用制造端,带动智能传感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智能传感谷”。

  第10次

  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

  在共同抓好长江大保护的前提下,深化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苏州(太仓)港建设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发展近洋航线集装箱运输。

  第11次

  推动教育合作发展

  推动高校联合发展,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打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昆山杜克大学等一批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

  第12次

  共同构建数字化贸易平台

  积极对接全球电子商务新模式新规则新标准,联合加强数字化贸易平台建设,加强跨境电商国际合作,推动国际贸易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加快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苏州、无锡、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合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高地。

  第13次

  加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快推进国际产业双向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加快建设中韩(盐城)产业园、中意宁波生态园、中德(合肥)合作智慧产业园及太仓、芜湖、嘉兴等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

  第14次

  系统集成重大改革举措

  复制推广沪苏浙改革创新试点经验,加快上海和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浙江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江苏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苏州工业园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等制度创新成果的集成落实。

  第15次

  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加快复制推广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制度经验,按照中心区、全域、全国推广层次,定期形成推广清单并按程序报批。充分发挥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上海虹桥商务区服务功能,引领江苏苏州、浙江嘉兴一体化发展,构建更大范围区域一体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南京14次】

  第1次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核心圈层

  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第2次

  科技创新优势明显

  区域创新能力强,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研发强度均超过3%。

  第3次

  城镇乡村协调互动

  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较好发挥,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城市群建设成效明显,同城化效应日益显现。

  第4次

  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加快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5次

  推动都市圈同城化

  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统一规划建设都市圈内路、水、电、气、邮、信息等基础设施,加强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市域和城际铁路、道路交通、毗邻地区公交线路对接,构建快速便捷都市通勤圈。

  第6次、第7次

  推进都市圈协调联动

  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

  强化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协调联动。

  第8次

  全面推进人的城镇化

  完善适应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南京、杭州特大城市的积分落户制度,提升中心区其他城市人口集聚能力,全面放开Ⅱ型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建制镇的落户限制,有序推动农村人口向条件较好、发展空间较大的城镇、特色小镇和中心村相对集中居住和创业发展。

  第9次

  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宁波、温州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

  第10次

  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

  加快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连云港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淮河出海通道,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小洋山北侧集装箱支线码头。

  第11次

  共同推动重点领域智慧应用

  加快长三角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率先应用,建设南京位置服务数据中心。

  第12次

  加快区域电网建设

  加强跨区域重点电力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过江通道,实施南通—上海崇明500千伏联网工程、申能淮北平山电厂二期、省际联络线增容工程。

  第13次

  共同构建数字化贸易平台

  加快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苏州、无锡、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合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高地。

  第14次

  加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

  依托上海国际大都市和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高水平打造国际组织和总部经济聚集区。

  【盐城3次】

  第1次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核心圈层

  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第2次

  加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

  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加快建设中韩(盐城)产业园、中意宁波生态园、中德(合肥)合作智慧产业园及太仓、芜湖、嘉兴等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

  第3次

  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加快推进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合作园、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合作园等一批省际合作园区建设,推动产业深度对接、集群发展。

  【无锡2次】

  第1次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核心圈层

  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第2次

  共同构建数字化贸易平台

  加快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苏州、无锡、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合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高地。加快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连云港2次】

  第1次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核心圈层

  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第2次

  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继续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

  【泰州、常州、扬州、镇江、淮安、徐州各1次】

  泰州、常州、扬州、镇江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核心圈层

  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淮安

  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

  徐州

  加强区域合作联动

  加强长三角中心区与苏北、浙西南、皖北等地区的深层合作,加强徐州、衢州、安庆、阜阳等区域重点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规划的蓝图已经画好了,而接下来,江苏13个设区市将如何拥抱长三角一体化,展现江苏作为,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