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超前意识,就是认识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对安全工作而言,就是能提前着眼、提前考虑、提前安排,要有前瞻性、预见性。
首先,在安全教育方面要有超前的意识,营造超前防范的文化氛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坚持不懈地进行安全教育,灌输“安全第一”的理念,在每位职工心中牢固树立“我要安全每一天”的潜意识,在安全教育上又有“婆婆嘴”的不厌其烦,在这样常态化的“唠叨”之下职工才有可能克服自身的惰性和侥幸心理,绷紧安全生产弦。要充分利用黑板报、牌板、警示标语、报纸、公司网站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使职工牢固树立起超前防范意识,使超前防范在职工日常工作中形成常规。
其次,在不安全隐患的查找和整改上的超前意识。古语有云:“事未至则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我们常常在一些报刊及资料中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发生重大事故后,才加大力度查找或整改事故隐患。而工作中,一些职工及管理者发现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不正常情况时,以侥幸和”等等看“的态度任其发展。“亡羊补牢”虽无可厚非,但造成的损失却已是无可挽回,因此预防才是治本之策。对于不同的工种和岗位,在不同的环节、时段、地点和环境下,安全工作应该有针对性和指向性。要用超前的慧眼,及时察觉存在的隐患,尤其是细微隐患,充分预见工作可能出现的漏洞并及时提出整改建议,采取果断措施,才能将所有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否则,等到事故发生再去整改,已经是”为时已晚“了。
再次,在处理险急情况和自我保护技能上的超前意识和超前行为。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没有充分做好安全生产的超前意识和超前行为。没有做到安全生产的可视、可控、再控。回顾事故,教训是深刻的。我们不仅要在安全教育和隐患整改上有超前意识,同时更应该认识到有超前的预防行动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你自身不违章,而他人不一定不违章,所以,在自我保护技能上,要有超前意识和超前行为,做到双重保险。在处理险急情况和自我保护技能上,有了超前意识才会有超前行为。因此每个职工应该本着“有备无患”的心理,居安思危,牢牢掌握安全生产要领和科学的应变方法,预先发现、鉴别、判断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在事故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自身及他人免受伤害,从而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总之,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够超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我们将会得到另一种结果。当然超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与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只有学习理论通过实践才能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没有理论的水平是站不住的。遇事能分析发生的原因,能够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能够防止事态的扩大,这与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分不开的。当然职工的素质不可避免地受大环境的影响,现实社会的利益理念影响着每个人,要想整体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是一个相
当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逐步地来实现。所以,超前做好本职工作,注重安全工作过程中的细节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