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甘肃建投传来好消息,由甘肃建投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六车间生产的格赛克ZL50E和ZL50E-2两台再制造装载机完成竣工验收合格出厂,现已投放甘肃建投隧道公司天水工地运行使用。
一台废旧装载机再制造需要经过清洗、拆解等工序,然后被分解成约若干个零件。价值高、可维修的零件被重新修复,已损毁、关键性零件则被直接更换。但由于市场上废旧装载机品牌型号众多,按需求供应零部件成为首要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六车间车间主任亲自带领材料部门人员深入市场,广泛地询货比价。挖掘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签订协议进行长期合作。其次,目前再制造产品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工艺技术等尚在探索。经过两年的摸索,六车间技术人员制定出了完整的装载机再制造工艺流程及其他技术资料。六车间再制造装载机现已具有达到批量化生产的实力,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据了解,一个完整的工程机械再制造工艺流程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程机械的拆解,即是将工程机械装置的单元机构拆卸成单一的零部件。拆解作为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头道工序,直接影响再制造的加工效率和旧件再利用率。第二阶段是工程机械零部件清洗,工程机械废旧零部件的清洗工作是工程机械再制造过程的重要环节。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零部件会产生各种污垢,如外表面沾染灰尘、油泥,漆层的老化变质,机械润滑及燃油系统残留的润滑油和燃油污垢,金属表面产生的腐蚀物等。因此,将已拆卸的零部件进行清洗很有必要。通常使用烘焙炉进行保温烘焙、表面抛丸、喷砂、高压水射流、超声波等的清理技术可实现无损清洗,同时可减少清洗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避免二次污染。目前,国外先进再制造企业已能做到清洗物理化(完全取消化学清洗),拆洗水平已完全达到零排放。应用无污染、高效率、适用范围广、对零件无损害的自动化超声清洗技术、热膨胀不变形高温除垢技术、无损喷丸清洗技术与设备,可以显著提高再制造生产过程的排污标准。第三阶段是工程机械零部件的检测和寿命评估,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寿命评估包含两方面内容:(1)废旧零件的剩余寿命评估。通过它回答废旧零件能否再制造,能再制造几次(剩余疲劳寿命是否足够)的问题。(2)再制造零件(即再制造之后的零件)的服役寿命预测。通过它判定再制造零件是否具有足以维持下一个服役周期的使用寿命。第四阶段是工程机械零部件的修复和再制造,工程机械零部件的修复和再制造是工程机械再制造的核心阶段,将废旧零部件进行修复和再制造,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升级,使其性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表面工程技术(包括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和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是工程机械再制造的核心关键技术。第五个阶段是将维修好的零部件进行重新组装。一旦发现装配过程中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还需进行二次优化的过程。装配好的产品要经过测试、检验,确保质量达到实用标准。
工程机械再制造过程是产业化、批量化的生产加工过程。为了更好地适应再制造的产业化要求,表面工程技术必须从手工操作发展到自动化操作。我国重点开发了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半自动化微弧等离子熔覆技术和自动化激光熔覆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表面涂层的性能和再制造质量。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适用于结构形状较简单,磨损、腐蚀超差较大,以及对修复效率要求较高的零件的再制造。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适用于损伤超差较小、对配合度要求较高的零件的再制造。半自动化微束等离子弧熔覆技术适用于结构形状较复杂,结合强度要求高的零件的再制造。自动化激光熔覆技术适用于结构较复杂、尺寸较小、要求冶金结合的零件的再制造。
当前我国经济态势依然整体低迷,工程机械业作为中国装备制造的一个重要分支,也依然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面对工程机械行业较为困难、复杂的发展环境,六车间将要在困境中砥砺前行。扩大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规模,并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抓好技术改造和配套完善,扩大市场空间,辐射西北地区工程机械市场,提高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壮大公司装备制造产业。加上我国再制造行业发展潜力大、韧性大、回旋余地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和相关举措将协同拉动经济发展,都将使工程机械行业受益。未来,工程机械再制造发展前景会非常可观。
(通讯员:张夏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