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绘和海洋观测、海洋技术的区别特点
本站 2021/10/9 9:45:30
一、海洋测绘
1、定义:测量海洋底部的地球物理场的性质及其变化特征,绘制成不同比例尺的海图和专题海图。
2.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海洋地震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热流测量、海洋电法测量和海洋放射性测量。
因海洋水体存在,须用海洋调查船和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快速的连续观测,一船多用,综合考察。基本测量方式包括:①路线测量。即剖面测量。了解海区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②面积测量。按任务定的成图比例尺,布置一定距离的测线网。比例尺越大,测网密度愈密。在海洋调查中,广泛采用无线电定位系统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海洋测量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测量仪器设备等,同陆地测量相比,有它自己的许多特点。主要是测量内容综合性强,需多种仪器配合施测,同时完成多种观测项目;测区条件比较复杂,海面受潮汐、气象等影响起伏不定;大多为动态作业,测者不能用肉眼通视水域底部,精确测量难度较大。一般均采用无线电导航系统、电磁波测距仪器、水声定位系统、卫星组合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组合系统,以及天文方法等进行控制点的测定和测点的定位;采用水声仪器、激光仪器,以及水下摄影测量方法等进行水深测量和海底地形测量;采用卫星技术、航空测量以及海洋重力测量和磁力测量等进行海洋地球物理测量。二、海洋观测
1.定义:是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海洋或海底特定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
2.海洋观测的任务有:观察未知海洋世界,监测评估人为作业对海洋带来的影响,观测海洋特定地区,监控海洋,保护国家安全,等等
3.分类
海洋观测技术的分类,主要可从这样三个维度来考虑:一是观测形式;二是观测方法;三是观测区域。
海洋观测形式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可称为定点式海洋观测技术和移动式海洋观测技术。传感器挂在浮标上的观测、基于海底原位观测站的观测是定点观测,而利用水下滑翔机携带传感器遨游海上的,则属于移动观测。
海洋观测方法可分为间接观测技术 (indirect observing)与直接观测技术(direct observing)两种。间接观测技术,通常是通过水面运载工具或潜水器,进行采样作业或离线观测作业,把样品或数据取回到实验室,再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观测结果。直接观测技术,则直面对象,通过传感器件,加之信号传输通道,在线地实时获得海洋观测数据结果。海底间接观测主要指采集海水、(微)生物和海底物质样品,并在实验室进行样品分析从而实现观测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通过样品的获得并进行对一些物理化学量的测量数据分析,获得目标结果。具体实现方法如拖网、CTD、多管、箱式、抓斗、热流计、大洋钻探计划等。
海洋观测区域分为:海面、海水、海底。也就是说,将海洋观测技术分为海面观测技术、海洋水体观测技术(或称海中观测技术)和海底观测技术。对海面的观测,主要是开展海水与空气界面间关系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除了对海洋进行观测之外,还涉及到海洋表面的大气部分,如海面气温、风向、风速的观测。从技术手段上来看,可采用海洋遥感技术。对海洋水体的观测内容十分丰富,在物理上可对涌、浪、潮、流、温度、浊度、盐度等量的观测与数据采集;在化学上和生物上可对海洋中的化学和生化量的观测,对二氧化碳、pH、DO(溶解氧)、营养盐、叶绿素、重金属、蛋白质等含量的观测与分析等。对海底进行观测,是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海洋技术的发展,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对海底开展物理、化学和生物上的观测之外,还可对地形地貌进行观测,对海底某一现象进行观测,以及在地球物理方面进行观测,如地震波的观测等。
三、海洋技术
1.定义:是研究海洋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以及维护国家海洋安全所使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研究实现海洋装备及工程系统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大众熟知的海洋工程材料技术、水下声学技术、水下作业技术、水下探测技术、水下光学技术、海洋试验技术、海洋遥感技术、水下通信技术、水下导航技术、水下运载技术、海底观测技术、航海技术、水动力技术、海洋装备设计与集成技术等,都属于“海洋技术”范畴。
2.分类:分基础技术、相关技术和应用技术三个部分。
直观的来讲,海洋测绘呈现形式就是海图,海洋观测呈现形式就是海洋数据,海洋技术呈现形式就是海洋技术成果。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