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勘察设计企业如何洞见未来?
本站 2022/8/1 9:22:15
每家企业创立的初衷之一都带有追求商业回报的目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创造社会价值,这就需要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有力支撑:有了使命,就不会迷茫;有了愿景,就有了方向感;有了价值观,就有了规则和方法。这是可以让企业决策更加高效、判断更加准确、行动更加迅速的底层逻辑。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有不少纠结和尴尬的问题。其中,行业企业很少谈使命,大部分行业企业都没有清晰的愿景,企业间同质化非常严重,墙上漂亮的企业文化就是个“摆设”——缺少价值观。行业企业缺少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有的只是依据行业技术规范演化形成的路径依赖症。多数情况下,行业企业仅对市场营销领域的竞争策略有比较高的价值期望,但根本无法想象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到底会怎样影响着企业,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这与勘察设计行业的性质有关,也与近几十年的机会市场有关。
世界上成功的企业,如华为、海尔、麦肯锡、AECOM等都有把握市场基本要素做组合,进而抓住战略机会谋发展的能力。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他们都有自己清晰且符合自身历史发展逻辑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其实就是懂得自我批判做“熵减”。通过类比,站在未来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企业的生命周期规律
社会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企业的发展也一样。当体制、理论、文化、发展史不一样、研究对象也不一样,替代的研究方式只能是进行类比归纳。
根据经济学的研究,企业从初创到消亡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一部分企业在创业期就被淘汰了,大部分企业走不过成长期就消失了。到了成熟期,形成企业发展最好的平台期,未来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快速衰落,另一种是超前布局、创新发展跨入第二曲线,使公司的发展再次进入创业期,延续公司的成长期做持续地发展。总之,能使企业不断创新(不断地从不确定到确定),跨过一个又一个第二曲线的企业,才是真正成功的企业。
不同阶段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成长回顾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史,成功的企业,如华为等从来都是关注那些最基本的要素和组合,都可以回归到基本层面上做努力,即社会和企业利益的关注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成长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对工程勘察设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市场,也让工程勘察设计成为一个跨建设领域的重要服务行业。
10年前,中国GDP增长保持在10%左右,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能保持两位数增长。行业高速增长时期,对于企业与个人都是很友好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高速增长的行业容错率极高。不管是成本高一点、决策错一点,还是管理粗线条一点,高增长行业统统都能覆盖这些错误。简单来说,企业不需要在所有层面都做对,只做对一件事(或者一个环节)可能就成了,不需要认知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未来,大概率没有这种好环境了。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但GDP增长会降到5%左右,更为重要的是,结构性分化会更为严重。勘察设计行业经历了10余年的高速增长发展后,正在进入市场环境的深刻变革期,行业增长可能会出现剧烈萎缩。从宏观大环境来看,未来大部分行业容错率会变得极低,过去做对一件事就成了,未来会变成做错一件事就可能万劫不复。如何认清企业发展生命周期规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目前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亟须研究的课题之一。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创业期回顾
改革开放初期,“企业资质+市场+技术劳动力”是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基本要素,兼顾考虑技术推动的影响。
创业期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等之间连接的主要关系是“关系”,即关系主导下的“交易”。但关系是有限的,仅靠关系是无法做大的。这一阶段企业创始人能应用的要素比较少、组合简单。
初创是在机会市场条件下进行的,但还是有20%多的企业走不过初创期。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成长期回顾
这一阶段企业发展要素逐渐增多,要素的不同组合导致企业的成长不同。
从初创进入成长初期,“市场+专业人才+信息+企业资质等”是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要组合的基本要素。
起飞阶段,“企业家+信息+专业人才+技术+企业文化等”是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要组合的基本要素,这一时期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等之间连接的主要关系是“关系+信用”,即关系不再保证能完成交易,还要看企业所能提供的客户价值,性价比与企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利润率等密切相关。
成长扩张期,“企业文化+企业家+资源+信息化+专业人才+技术+资本+创新等”是勘察设计企业要组合的基本要素。这一时期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等之间连接的主要关系是“品牌+信用”,即交易需要靠“赋能+价值创造”来完成。
要保证成长期的成长性,要素和要素组合、赋能和创造价值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成长期,赋能和创造价值的企业文化体现为品牌价值创造,协同机制打造,抓住基本要素做组合,肩负使命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愿景,成为被信任的企业。
企业从初创到消亡的4个阶段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成熟期回顾
进入成熟期,基本要素与成长期相比没有变化,关键是企业领导能对要素做什么样的组合,不同组合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和不同的企业成长,这与企业领导、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使命、愿景、价值观息息相关。
一个能有双增长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一定是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高效的组织结构。只有用赋能和创造价值的文化才能把人凝聚在一起,只有能把要素组合好才能进入持续发展期,实现永续经营的追求。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探讨
一般情况下,能进入成长期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表现为企业实力的增长、业务开始做多元化拓展、对高端人才需求的迫切、公司管理复杂程度的增加、经营要素和要素组合变得更复杂、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变革、企业文化需要提升,等等。
进入成长期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最重要的是必须思考清楚企业底层的、内在的源动力是什么?真正的前进方向是什么?只有把这些看似务虚的问题先想明白,才能通过战略规划明确具体的中长期战略目标、通过战略解码明确具体的年度经营目标,并通过这些目标的达成践行组织的使命。所以,对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探讨,成为一个成长型企业绕不开的问题。使命、愿景、价值观是行业企业范式构建的基础,是一套人类长期形成的,处理问题、作出行为决策的基本模式和方法论。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具备毋庸置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价值观能够解决思想共识问题,使命能够解决组织的底层与内在动力来源问题,通过愿景形成牵引力,愿景与使命在同一方向、同一直线上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并最终通过战略的承接、战略的解码真正作用于企业的实际经营。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使命:用智慧演绎美好人居环境
传统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创造的价值是“通过实用技术和形式创新的结合演绎人居环境”。站在未来的角度看,高质量发展对行业而言就是要使我们创造的人居环境越来越美好。
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共同文明,当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优秀的人居环境作品,如居住小区、体育馆、花园式工厂、城市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在演绎展开这个价值时,你会发现所有的产品和设计,包括商业模式的设计,都是要回归到怎样真正回应人、回应人的需求,打造美好人居环境,满足人的成长,这就是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使命,即用智慧演绎美好人居环境。
智慧是人生命所具有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包含对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等所有能力。演绎是一种存在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中十分重要的方法和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使人们的原有知识得到扩展和深化,要么作出科学预见或者证伪,要么用创新思维把不确定变为确定,为新的科学发现提供线索,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演绎一直是勘察设计行业、企业的专业咨询师、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用智慧在做的本职工作。行业、企业和个人的使命、使命感和愿景从这里开始形成。美好人居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人为改变了结构、改变了物质循环和部分改变了能量转化的、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同时还是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包括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三部分。美好人居环境就是由使命感驱动下的企业家、各专业科学家、咨询师、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用智慧演绎创造出来的优秀作品。所以,不是所有的人居环境都是美好的。比如,现在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就不会觉得其环境的美好。人类文明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美好的人居环境不仅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有技术革命让人的行为方式改变,不再破坏资源、破坏文明、破坏地球。
人最根本、最本质的精神追求是真善美,用智慧演绎美好人居环境,就是本着追求真善美的人类文明,用人的智慧、艺术的鉴赏、科技的力量、工程的实践,去演绎、构建人与大自然和谐相融的美好人居环境。我们行业、企业的使命是满足客户,而不是忠于某一个物理产品。这是一个非常有机、有生态竞争力、有触角、有结构变化的生态。例如,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绿色环保、健康产业等都需要用智慧去对美好人居环境进行演绎。
这个使命的宗旨是现代工程勘察设计从产业、行业到企业立足的根本,既不脱离专业行业的特点,又明确定义了发展的方向,去到高一个维度的发展中用智慧形成行业新的价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传统的复兴,而是中华民族成功的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复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个人的未来就在这里。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愿景:发现美和价值,成为最懂客户的工程咨询公司
什么是美?什么是价值?从古至今,对此就有许多的概念和定义。从不同文化角度诠释对这两个事物的认知,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代代人都在追寻的东西。
哲学学者唐震在其《接受与选择》中指出:美的本质就是自由自在地劳动。理解美的本质的关键在于理解创造美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彰显、界定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价值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能力,是人们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经验过的全部具体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象出来的,具有一定边界、限制、规定和冠名,包含两个或多个对立组成部分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抽象事物和元本体。
行业企业只有努力地去发现美和价值,成为行业内最懂客户、有影响力的工程咨询科技企业,才有可能引导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改变社会发展形态,使企业的使命与愿景得以实现。
这个愿景形成的牵引力将给行业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如美好的人居环境产品、保护绿水青山的自然环境、社会对企业的尊重和认可、员工为实现愿景的内驱动力产生、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企业边界的扩张、认知的提升、利润的增加,等等。
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时代,要想与时俱进,顺应趋势,对我们最大的挑战、束缚和瓶颈,不是新理念、新知识、新工具和新方法,而是旧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即对技术规范形成的路径依赖。过去,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当然的,好像我们只要选择对了,找准那个风口,然后成功就是必然且容易的。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就是应该如此,我们就值得拥有。现在,这些假设的前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懂客户、没有影响力、缺少信任的企业,是活不下去的。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价值观:创造客户价值,赋能员工成长,做长期主义者
创造客户价值
企业的生存本身要靠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合理的回报来支撑。只有以客户为中心创造了价值,企业才能获得市场,才会有利润,企业生存和发展才会有时间和空间,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同时,企业要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短时间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只能保障短时间的生存,只有长期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创造客户价值,就是用智慧为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演绎打造美好人居环境产品,这是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使命。要想完成这个使命,靠的是具有使命感、愿意不懈努力的员工和团队之间的密切协作,靠的是能坚持长期艰苦奋斗的企业家,才能打造出优秀的产品,从而形成品牌。我们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设计和开发功能模块,去设计和开发产品。我们每一天做的事情,都要为10年后、20年后,甚至100年后做积累。
赋能员工成长
企业是每一位奋斗员工成长的平台,我们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理解赋能员工成长,让其想干、使其能干、给资源可干。赋能对应的是人性当中的好奇、创造、良知、成就和自我实现,赋能思维的激励方式是激发、点燃、尊重和自由,并且赋能认为工作本身就是报酬。当选择激发人性当中光明面的时候,整个组织也会充满光明和亲密关系,形成真正的事业共同体。
做长期主义者
为什么要做长期主义者?因为我们要弄懂:我们所谓的成功,哪部分靠的是运气,哪部分靠的是实力?只有做长期主义者,才能必然取得最后的成功;非长期主义者,只能得到偶然的成功,然后在一次次基本概率事件下,归于平庸。做长期主义者绝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只要相信就行了。做长期主义者还是一个非常难掌握的方法论,做长期主义者是需要智慧的。长期主义不等同于坚持,做长期主义者的本质是:只有把时间拉长,我们才能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得到确定的答案,即创新。长期主义者的长期,不是时间上的长短,而是事物发展的波动周期,关键是要学会识别事物在时间线上的“走向”以及学会区分大周期和小周期。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是坚持重复一件正确的大事,而是坚持改进一件件小事;不是忍受枯燥,而是对各种不确定做好万全准备:
第一,要选择方向。方向不对,一切归零。这个方向是由企业家自主确定的。所以,企业家需要有使命感,并把它传递到企业的员工,所选的这个方向应该与企业想要的愿景匹配,形成牵引力。
第二,要有超越意志的信念。长期主义者有两个核心信念:一是知道它是无法很快实现的;二是知道它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第三,要能制定战略。从起点走向目标愿景时,有很多条路径可以走,但究竟要走哪一条?这时靠的就是战略制定,企业选择的那条路径,就是企业的战略。在方向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决定选择何种战略的关键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始人(团队)的志向、格局和价值观形成的战略逻辑;二是创始人(团队)的认知水平、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形成的战略行动力;三是创始人(团队)的资源,包括时间资源、物质资源、人脉资源等,拥有怎样的资源、形成怎样的战略工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略的制订与执行。
第四,要保证投入的时间。对一件事投入的时间总长度非常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每个人每天的投入,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投入,每个层级的人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做。
第五,投入要有价值。我们要在时间的小格子里放高价值的东西,如改变思维方式、深度思考、跨界学习、调查研究等,长此以往,不同的投入获得的价值也将会有天壤之别。
我们要用关联的、整体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关联的眼光,就是看到要素之间的关系;整体的眼光,就是把一系列的事物放在一起,把它变成一个系统;动态的眼光,就是加上一个时间轴,不要只看到结果,而是要看到是什么导致这个结果发生,以及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本文作者赵卫忠系云南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铮系云南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来源:《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