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内容以及稳评主要工作流程
本站 2023/10/21 11:18:12
一、什么是重大决策?
重大决策是指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影响社会稳定的决策事项,包括涉及征地拆迁、农民负担、国有企业改制、环境影响、社会保障、公益事业等方面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大政策制定以及其他对社会稳定有较大影响的决策事项。
二、什么是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重大决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调查,科学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包括宣传、解释、沟通过程、全面沟通后的风险识别过程和对决策事项进行风险管理的建议完善过程,三者缺一不可,且沟通过程和完善过程更具有重要性。
三、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使决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确立风险责任意识,在决策过程中能充分预见和有效规避、预防、控制未来在重大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如何看待稳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开展重大决策风险评估,不是为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反而恰恰能够保障决策更好的实施。稳评的价值在于提供决策参考,使决策更科学、为决策的实施减少后续的隐患。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最重要的价值不是肯定或否定一个项目,而是准确指出项目未来存在的风险点,帮助有关部门、建设单位提前采取预防化解措施。
五、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决策、谁负责” “谁审批、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应评尽评、全面客观、查防并重、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实施。
六、哪些重大决策需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引发社会稳定的重大决策事项,党政机关作出决策前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以及其他密切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事项。
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容是什么?
(一)合法性,主要有决策主体、决策权限、决策程序、决策内容等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合理性,主要有决策事项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长远利益和合法权益;
(三)可行性,主要有决策事项的实施方案、实施物质条件、实施时机等是否周密、成熟,符合地区、行业发展需求,是否得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
(四)可控性,主要有决策事项是否存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隐患,社会稳定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的相关情况。
八、评估主体可以委托中介组织实施评估吗?
评估主体可以自行开展评估,也可以根据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第三方机构按照相关要求参与开展评估工作,但不发生评估主体责任的转移。评估主体在保证第三方机构独立地位的同时,应做好环节配合、政策调整、化解措施落实等工作,第三方机构的评估结论仅供评估主体参考。第三方参与稳评工作的实质内容就是利用第三方机构独立客观的思考地位和便于沟通的身份帮助维护政府形象,起到政府智库的作用。
九、稳评“七步工作法”是什么?
1.成立工作班子,制定评估方案;
2.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
3.开展民意调查(公示公告、问卷调查、座谈走访、公众听证);
4.分析预测风险,提出初步意见;
5.组织专家论证,研究完善结论;
6.编制评估报告,制定应急预案;
7.政法部门备案,建立评估档案。
十、评估结论(即高、中、低风险等级)对所评估事项最终决策的影响?
高风险:项目不实施,或者调整决策方案、降低风险等级后再行决策;
中风险:项目暂缓实施,待采取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措施后,再实施决策;
低风险:可以实施,但要有效化解排查出现的矛盾和不稳定隐患,妥善处理相关群众的合理诉求。
十一、什么是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是指与决策事项有利益关系,将受重大决策实施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与决策事项有利益关系,并能影响项目顺利实施的各利益相关者。直接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受重大决策影响的居民、商铺、商店、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其中的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属地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单位;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及检测等相关企业法人、社会机构。
十二、为什么采用第三方评估确定评估时限不低于30天(含节假日)?
正常情况下,含节假日30天为22个工作日,较一般行政许可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多2天,主要考虑稳评工作要进行大量的走访调查、沟通说明,以及形成报告和召开专家评审会,需要时间量很大,为防止走过场、应付了事,确保评估质量,故确定评估时限不低于30天(含节假日)。同时30天既是下限,也是上限,一般情况下要尽量30天(含节假日)完成,确保稳评不影响项目的进程。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中铁城际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